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向怡霄 何益琳)2025年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为积极传播和模范践行“两山”理念,筑牢生态法治屏障,服务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张家界市中级人民法院、永定区人民法院联合永定区人民检察院、永定区农业农村局、张家界市生态环境局永定分局,在风景如画的澧水河畔、茅岩河景区附近的茅岩河镇集市上,将“荷花讲堂”开进集市,以“守护绿水青山,护航旅游发展”为主题,开展一场生动、接地气的生态法治宣传活动。
活动当天,茅岩河镇集市人头攒动,气氛热烈。张家界市中级人民法院、永定区人民法院、永定区人民检察院、永定区农业农村局、张家界市生态环境局永定分局工作人员通过悬挂横幅、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展示典型案例展板、现场互动答疑等多种形式,向赶集的群众和周边居民重点宣传水源保护、森林防火、秸秆禁烧、非法捕捞水产品等与生态环境保护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耐心解答群众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疑问,在场群众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水源保护、森林防火、秸秆禁烧和禁渔规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以前觉得烧点秸秆、在河里捞点鱼没什么,听了今天的讲解,才知道危害这么大,还可能犯法。以后一定要遵守规定,保护好我们自己的家园,这样游客多了,我们的日子才会更好。”一位村民感慨地说。
永定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还将今天早上现场收缴的以电鱼方式非法捕捞的鱼获物进行实物展示,向群众直观讲解非法捕捞对水域生态的破坏,让大家更深刻地认识到非法捕捞的危害,起到了良好的实物示范教育作用。
“将‘荷花讲堂’开进茅岩河集市,就是为了把生态法治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让大家‘看得见、听得懂、记得住’。”永定区人民法院副院长顾霞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种贴近群众的方式,引导大家深刻认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法律责任和沉重代价,自觉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参与者、建设者和监督者。只有保护好生态底色,才能让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让当地百姓真正‘端稳’生态饭碗、共享绿色发展红利。”
此次生态法治宣传活动,是司法机关与行政部门协同发力、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生动实践。活动切实提升广大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治观念,营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实现“宣传一片、教育一片、影响一片”的良好效果。
下一步,永定区人民法院及相关职能部门将继续立足审判职能,延伸司法服务,创新普法形式,积极运用司法实践守护好张家界的绿水青山,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让“仙境张家界”,真正拥有安全、清澈、充满生机的“玩水”体验,为旅游经济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责编:王辉
一审:曾金春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